发布时间:2024-11-01 10:34:03 来源: sp20241101
《伊本·白图泰游记》 伊本·白图泰
《蜻蜓海》 伊冯·阿蒂安波·欧沃尔
以上图片均为李春光提供
中国与非洲相距遥远,双方民间交往源远流长,非洲人民对中国怀有天然的亲近感。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与非洲友好合作快速发展,伴随坦赞铁路、毛里塔尼亚友谊港等中国援非工程的建设实施,非洲人民心中的中国形象愈加清晰。如今,中非正携手打造文化共兴的命运共同体。作为内心情感的重要呈现,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塑造成为中非读者探悉相互认知的窗口。
古代友好交流中的文明互鉴
早在14世纪,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就沿古代丝绸之路在华夏大地开启了探索之旅。他的中国之行,沟通了中国与非洲、中国与阿拉伯世界。在《伊本·白图泰游记》中,民安物阜的中国不仅有着精美的瓷器、五彩的丝绸、琳琅满目的金银器皿,多元文化相蕴相生下的中国城市更令人心驰神往。
在伊本·白图泰笔下,泉州“港口是世界大港之一,甚至是最大的港口”,“港内停有大船约百艘,小船多得无数”,“该城花园很多,房舍位于花园中央”;广州“街市美观,最大的街市是瓷器市,瓷器由此运往中国各地和印度、也门”;在杭州,他发现中国的竹器、漆器制作极为精巧,而丝绸和瓷器更堪称一绝。伊本·白图泰还对当时中国的穆斯林生活做了详细考察,为研究中国的宗教学提供了重要参考。这本包罗万象的东方游记,增添了非洲人民对中国的瑰丽想象,为中国盛景的广为流传贡献了重要力量。
15世纪,中国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不仅加深了中国与非洲的民间交往,更令东非地区民众通过现实互动了解到真实的中国。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坦桑尼亚裔作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说,“中国”存在于他从小到大所耳闻的传说中:“我们曾与大洋彼岸的地方联系频繁。在海岸的一些地方沿沙滩行走,你会拾到青瓷碎片,它们产自中国,是郑和船队遗留下来的历史遗迹。在一些故事里,中国人没有随舰队离开,而是留在了这片土地上。”
拉穆群岛位于肯尼亚东北部,是昔日海上丝绸之路的终点之一。近年来,岛上出土了大量中国古陶器和瓷器碎片,勾勒出历史久远的中非友好交往图景。2019年,肯尼亚作家伊冯·阿蒂安波·欧沃尔以这段故事为依托创作的长篇小说《蜻蜓海》出版。小说主人公艾雅娜身为华裔,这一灵感正来自当地流传的民间传说:郑和船队中的一艘船遭遇海难,幸存的水手与当地人结婚,繁衍生息。在赴华留学途中,艾雅娜邂逅了中国船长赖金,克服重重磨难后,有情人终成眷属。
中国和非洲都是人类古老文明的发源地,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和丰富的文化遗产。提及历史上的民间交往,中非人民都会因共有的情感、共享的故事侃侃而谈,不以万里为远。绵延不绝的民间交往美谈,拉开中非文化交流的序幕,更跨越时间,将亲切、友好的中国形象印刻在非洲作家的记忆深处。
现代民族独立浪潮里的相互支持
20世纪中叶,随着全球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中国与非洲国家在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过程中,获得了彼此的坚定支持。受到1955年万隆会议鼓舞,亚非作家协会等多边文学交流机构应运而生,推动了中国与其它亚洲国家、非洲国家在文学领域的互学互鉴,也鼓舞着拉丁美洲等地区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反对殖民主义。
这一时期,“非洲电影之父”、塞内加尔作家乌斯曼·塞姆班,安哥拉作家马里奥·平托·德·安德拉德,阿尔及利亚作家马利克·本·纳比等文化界人士相继访华。他们深受中国革命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创作了大量以中国为主题的文学作品,表达了对中国及中国人民的支持。
加纳作家科菲·阿沃诺在《黑鹰醒来》等诗篇中,赞颂中国民族独立和解放对非洲国家的鼓舞,以及中国人民与非洲人民亲如手足的情谊。南非诗人丹尼斯·布鲁图斯在《中国诗抄》中将中国比作山水画,而撑起整幅画卷的是有血有肉的中国人民。苏丹诗人阿赫迈德·穆罕默德·凯尔在诗作《献给你,中国》中高呼:“从前受苦受难的人们,如今找到了幸福和光明。亿万双眼睛在展望,通往远方的锦绣前程。”
在文学与艺术创作之外,中非高层间的密切互动也推动了中非友谊深入人心。先后13次访华的坦桑尼亚国父朱利叶斯·坎巴拉吉·尼雷尔在《尼雷尔文选》中写道,不同于殖民者以掠夺财富为目的修建铁路,中国援建坦赞铁路是对非洲人民最真诚的帮助,“中国向我们展示了改革创新和国与国之间相互团结的真正含义”。半个世纪过去了,这条穿越莽莽草原、崇山峻岭、河谷盆地、丛林沼泽的铁路记录下岁月的痕迹,至今被坦赞两国人民乃至整个非洲誉为“自由之路”。
在反帝、反殖民斗争中,中国与非洲国家结下天然亲近的兄弟情谊。真挚的情感不仅促使双方通过文学创作彼此鼓舞,也推动着患难与共的中非关系不断向前发展。于是,真诚相助的兄弟、坚定不移的选择,成为20世纪非洲文学中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形象。
当代发展之路上的携手共进
进入21世纪,随着中非合作论坛的创立、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的不断推进,中非团结发展之路愈加宽广,双方人民的心更近,情更深。非洲作家们越来越多地记录下亲眼所见的非中合作硕果,塑造出更加鲜活的中国形象。
菲利普·勒加尔在担任塞舌尔驻华大使期间,创作了多部展现中国形象的文学作品。《茉莉花蓝调》以浙江义乌的里美山村为背景,通过6个短篇故事讲述一代代村民对高尚品格的坚守,“茉莉花”的美好意象寄托作者对中国文化的喜爱与向往。
阿尔及利亚作家艾敏·扎维于2008年先后访问北京、上海等城市,回国后有感于阿中关系的快速发展,在2015年出版长篇小说《女王》。小说讲述在阿工作的中国工程师余楚孙与当地女性萨库拉之间的爱情故事,塑造了一个质朴勤奋、尊重女性、有着强大精神支柱和文化自信的中国青年形象。
不断涌现的当代非洲文学中积极、正面的中国形象与不断扩大的中非文学、文化交流密不可分。无论是中国作家前往非洲、非洲作家走进中国,还是文学研讨会、翻译工作坊的成功举办,都深化着双方对彼此文化的认知与理解。2024年,埃及、南非、埃塞俄比亚青年诗人共赴中国,参加“首届国际青春诗会——金砖国家专场”,通过相互交流、共同创作,架起中非诗人间的心灵之桥。
以文化人,以艺通心。展望未来,随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不断深入,中非文化交流活动将愈加频繁,中国与非洲国家的作家将继续以文会友,描绘相互尊重、携手发展的伙伴形象,共同书写让中非读者相互理解、生发共鸣的新时代精彩篇章。
(作者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非洲学院)
《 人民日报 》( 2024年08月23日 17 版)
(责编:赵欣悦、袁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