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5 14:03:43 来源: sp20241115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耕地保护问题。”
“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是耕地保护和改良的重要方面”,“我国盐碱地多,部分地区耕地盐碱化趋势加剧,开展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意义重大”。
“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耕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2023年7月2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切实加强耕地保护 抓好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一文是总书记在会上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讲话的主要部分。在这篇重要文章中,总书记从“深刻认识加强耕地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耕地保护的总体思路和关键举措”、“要抓好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三个方面,对“加强耕地保护和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问题”作出深刻阐释和战略部署,为新时代新征程加强耕地保护和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提供了科学指引,对保障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具有重要意义。
守住耕地这个命根子
2023年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在谈及耕地保护问题时,总书记谆谆告诫:“耕地红线是终身追究的,退休了也得追究。这都是‘国之大者’。”
18亿亩耕地是红线,是战略底线,是关系国家命脉的安全线。“洪范八政,食为政首。”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立足国内基本解决我国人民吃饭问题,是由我们的基本国情决定的,也是我们一以贯之的大政方针。我国耕地家底并不丰厚,人多地少是基本国情,人均耕地只有1.4亩左右,占世界9%的耕地要养活世界近20%的人口。同时,耕地质量总体不高,耕地后备资源不足,中低产田占到七成,水利灌溉设施缺乏的旱地占到一半。本世纪初,我国从粮食安全出发,综合考虑人口增长率、粮食自给率、复种指数、粮食单产以及未来耕地占用、新增耕地潜力等多种因素,根据“耕地应保多少,必保多少”的思路提出了18亿亩耕地红线。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提出耕地保有量保持18亿亩,并作为约束性指标。
近年来,西藏自治区积极实施耕地改造,通过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全方位提升耕地质量与粮食产量,夯实粮食安全基础。图为工作人员驾驶农业机械在拉萨市林周县曲果强村的高标准农田里收获小麦(2023年10月12日摄)。 新华社记者 张汝锋/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把加强耕地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反复强调耕地保护和利用,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全国两会等重要会议和场合,在各地考察调研时,在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中,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事关加强耕地保护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要害是种子和耕地;农民可以非农化,但耕地不能非农化,如果耕地都非农化了,我们赖以吃饭的家底就没有了;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关系十几亿人吃饭大事的耕地保护好,绝不能有闪失;等等。
——“要像保护大熊猫那样保护耕地,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耕地要像保护文物那样来做,甚至要像保护大熊猫那样来做;耕地红线一定要守住,千万不能突破,也不能变通突破;农田就是农田,只能用来发展种植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用途管制,规范占补平衡,强化土地流转用途监管,推进撂荒地利用,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等等。
——“耕地红线不仅是数量上的,而且是质量上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耕地,不仅要保数量,还要提质量;农田必须是良田,要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分类改造盐碱地;坚持良田粮用大原则,良田好土要优先保粮食,果树苗木尽量上山上坡,蔬菜园艺更多靠设施农业和工厂化种植;等等。
——“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全面压实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耕地保护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实行党政同责,从严查处各类违法违规占用耕地或改变耕地用途行为;中央要和各地签订耕地保护“军令状”,严格考核、终身追责,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决不允许任何人在耕地保护上搞变通、做手脚,“崽卖爷田心不痛”;对在耕地保护方面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失职渎职的,要严肃追究责任;等等。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加强耕地保护的重大意义、方向思路、办法举措等,为加强耕地保护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先后实施农田水利骨干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黑土地保护工程、耕地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工程等,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建立省级党委和政府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这一系列硬措施,守住了耕地红线,初步遏制了耕地总量持续下滑趋势。”截至2022年底,全国耕地面积达19.14亿亩,已连续两年实现耕地总量净增加,累计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平均等级较2014年提升了0.35个等级,总体进入持续改善、稳中有升的阶段。
“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没有变,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依然突出,耕地撂荒增多,占补平衡存在量不足、质不高问题,守住耕地红线的基础尚不托底。农田水利方面欠账还很多,一些地方水土流失、地下水超采、土壤退化、农业面源污染加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这些严峻问题,决定了“新时代新征程上,耕地保护任务没有减轻,而是更加艰巨”。
抓好耕地保护这个系统工程
“耕地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
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在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坚持系统观念,强调把耕地保护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明确了加强耕地保护的总体思路和关键举措,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加强耕地保护的规律性认识。
关于总体思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前,要突出把握好量质并重、严格执法、系统推进、永续利用等重大要求。
——量质并重,“就是耕地保护既要保数量,也要提质量。永久基本农田必须实至名归,必须是稳产高产良田。耕地占补平衡,不能成为简单的数量平衡,必须实现质量平衡、产能平衡,决不能再搞‘狸猫换太子’的把戏”。
——严格执法,“就是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用‘长牙齿’措施保护耕地。分级落实各级党委和政府责任,整合监管执法力量,形成合力”。
——系统推进,“就是要把耕地保护放到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中来考量,落实好主体功能区战略,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永续利用,“就是要处理好近期与长期的关系,不但要为当代人着想,还要为子孙后代负责,把祖祖辈辈耕种的耕地保护好提升好,为后代留下更多发展空间”。
关于关键举措。围绕“守住耕地这个命根子”,习近平总书记部署了五项“关键实招”。
——压实耕地保护责任。耕地保护必须强化地方党委和政府的主体责任,明确目标任务,实行党政同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已经明确了各地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并落地落图。省级党委和政府得把责任牢牢扛在肩上,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决不突破。有关部门要严格考核问责,不能含糊。”
——全力提升耕地质量。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保障粮食安全,关键是要保粮食生产能力,确保需要时能产得出、供得上。”建设高标准农田是一个重要抓手,必须坚定不移抓下去。总书记提出三项要求:一是尽快出台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建设内容和投入标准,真正把15.46亿亩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适宜耕作、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现代化良田;二是加快耕地质量保护立法,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加强酸化等退化耕地治理,实施耕地有机质提升行动;三是中央和地方财政要为提升耕地质量提供资金保障,同时加强监管,确保把钱用到耕地上。
黑土地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2022年8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黑土地保护法》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首次对黑土地保护进行立法。图为位于黑龙江省北安市的北大荒集团建设农场有限公司第四管理区的一处农田中,农业技术员在监测施肥作业质量(2023年4月8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松/摄
——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耕地占补平衡是国家严守耕地红线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占补平衡中耕地数量和质量补充不到位,根子是制度漏洞。”总书记提出三方面要求:一是将非农建设、农业结构调整、造林种树等各类对耕地的占用,统一纳入占补平衡管理;二是坚持“以补定占”,把上年净增加的耕地数量作为下年度批准占用耕地的前提,不能占1亩良田补1亩劣地、占1亩整田补1亩散地;三是健全补充耕地质量验收制度,强化刚性约束,完善后续管护、再评价等机制。
——调动农民和地方政府保护耕地、种粮抓粮积极性。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一个重要原因是农业特别是粮食种植比较收益偏低。”总书记从制度上提出解决之道:一是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推动现代化集约化农业发展,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粮食种植的比较收益,调动农民保护耕地和种粮积极性;二是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调动地方政府抓耕地保护、抓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形成粮食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耕地保护合力。
撂荒地治理是耕地保护的重要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摸清底数,分类推进撂荒地利用。对于无人耕种的,要通过土地托管、代种代耕等措施,保证地有人种。对于地不好种的,要通过水利设施建设、地块归并整理、地力培肥等措施,改善耕作条件,尽快恢复生产。对于确不宜耕种的,可以根据条件,宜粮则粮、宜经济作物则经济作物,增加多样化食物供给。
——积极开发各类非传统耕地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农业生产与土地之间的关系正在发生深刻转变。通过一定形式的技术改造和设施建设,很多原来不能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也可以用于农业生产,这就可以突破我国传统耕地稀缺的自然条件限制。”总书记明确要求,要加强科技研发和生产投资,探索有效发展模式,把“藏粮于地”同“藏粮于技”结合起来,利用各类非传统耕地资源进行农业生产。
加强耕地保护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但不能急于求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耕地要严格执法,严厉打击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但不能不分青红皂白、来回“拉抽屉”。要实事求是,尊重规律,保护农民利益,加强宣传解读,适当留出过渡期,循序渐进推动。
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大文章
初夏时节,河北省沧州市所属黄骅市旧城镇仙庄片区,微风轻拂,麦浪翻滚。与别处不同的是,这里的小麦种在盐碱地里。沧州地处渤海之滨,土壤盐碱化程度高,有大片的中低产田和盐碱荒地。近年来,通过培育耐盐碱、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改良生产栽培技术,昔日“春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十年九不收,糠菜半年粮”的盐碱地,逐步变成丰收田。
2023年5月11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这里,深入田间考察旱碱麦种植推广及产业化情况。望着广袤的田野,总书记思虑深远:“全国有15亿亩盐碱地,其中适宜种植粮食的5亿亩,如果能开发利用,对于扩大我国耕地面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盐碱地治理利用是全球性难题。我国盐碱地面积大、类型多、分布广,治理历史悠久。长期以来,在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方面,党带领人民谱写了辉煌篇章。新中国成立后,党团结带领人民对黄泛区盐碱地开展综合治理,“经过几十年的改造、几代人的努力,黄泛区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大粮仓”。
如何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在深入思索。2021年10月,总书记在山东东营考察调研时强调:“18亿亩耕地红线要守住,5亿亩盐碱地也要充分开发利用。如果耐盐碱作物发展起来,对保障中国粮仓、中国饭碗将起到重要作用。”2023年5月,总书记在河北沧州考察调研时指出:“我国除了沿海地区,东北松嫩平原、内蒙古河套地区、新疆地区等,都有大片盐碱地。要在已有成果基础上进一步努力,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6月,总书记在内蒙古巴彦淖尔考察调研时,对当地大力治理耕地盐碱化造成的土地沙化问题,开展盐碱沙荒地改良改造和综合利用,推动科学灌溉,推广现代农业表示肯定。
近年来,河北省唐山市通过盐碱地土壤科学改良、耐碱作物品种培育、适用耕作技术研究应用等系列治理措施,在盐碱地上开发建设了高标准农田88.6万亩,有效提高盐碱地利用水平。图为2023年10月11日,农业科研人员在唐山市曹妃甸区第五农场盐碱地改良而成的高标准稻田内工作。 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摄
盐碱地综合利用是一个战略问题,必须摆上重要位置。在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从四个方面深刻阐明开展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的重大意义:对现有大面积盐碱耕地进行改造提升,“可以有效挖掘单产潜力”;在一些盐碱地发展饲草和现代畜牧业,“可以拓展多元食物渠道”;适度开发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可以补充耕地面积”;对“三北”地区盐碱地上植被稀疏、防风固沙能力差等问题加快治理,“生态意义也很大”。
“开展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要充分挖掘盐碱地开发利用潜力,加强现有盐碱耕地改造提升,有效遏制耕地盐碱化趋势,稳步拓展农业生产空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大文章。”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六项要重点抓好的工作:一是全面摸清盐碱地资源状况,把基础工作打牢;二是搞好顶层设计,研究编制盐碱地综合利用总体规划和专项实施方案,根据水资源等方面条件对成本效益进行综合评估,区分轻重缓急,经过严格认定审批后实施;三是分类施策,分区分类开展盐碱耕地治理改良,梯次推进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加强耕地盐碱化防治;四是坚持粮经饲统筹,因地制宜利用盐碱地,向各类盐碱地资源要食物;五是“以种适地”同“以地适种”相结合,加快选育耐盐碱特色品种,大力推广盐碱地治理改良的有效做法;六是制定支持盐碱地综合利用的财政金融政策,强化资金等要素保障,引导鼓励社会资金投入。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这篇重要文章精神,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建设,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国之大者”,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坚实支撑!
(责编:袁勃、赵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