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至上,全面深化改革增进百姓福祉

发布时间:2024-11-15 01:41:52 来源: sp20241115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

  “这里是具有医养结合服务功能的养老院,老伴儿有护理员照顾,不用操心。晚上有什么事,我一按呼叫键,工作人员就来了。”自从住进养老院,山东青岛84岁的秦玉方睡得更踏实了。

  “原本一个疗程要自费8万多元,自从今年1月份新药艾加莫德纳入医保报销,一个疗程只需花费1万多元。”患重症肌无力多年的福建福州居民刘阿姨重燃起生活的信心。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

  回顾过去十多年间,全面深化改革引领着社会民生的巨大变迁,就业、增收、就医、养老、住房,这些最关乎群众日常的领域,无不铭刻着改革的脚步和发展的力量。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执政就是要为民造福,而只有做到为民造福,我们党的执政基础才能坚如磐石”“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

  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广大群众真切感受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地生根,收获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兜牢底线,夯实民生之本

  近日,上海的一场招聘会人头攒动,多家企业带来招聘需求,汇集工程师、产品经理、销售、会计、管培生等岗位512个。

  “这里岗位多、辐射广、点位近,跑一趟就能‘面’到好几家用人单位。”求职者小汪拿着简历高兴地说。

  2024年春风行动发布岗位4300多万个、发放就业补贴66亿多元;中央财政安排就业补助资金预算667亿元,支持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各部门精准施策、协同发力,强化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等政策支持就业导向,形成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合力。

  今年以来,随着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经济发展对就业的带动力不断增强,就业基本盘不断夯实。5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与上个月持平,较上年同期下降0.2个百分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各地各部门着力补短板、解难题、兜底线,提高公共服务可及性和均等化水平,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就业总体平稳。城镇新增就业年均1300万人;今年1—4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436万人,同比增加12万人,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最基本的民生稳如磐石。

  收入持续增加。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16510元增加到2023年的39218元,扣除价格因素,增速快于经济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

  社保更加健全。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13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超10亿人,建成全球最大的社会保障网。看病更加省心。

  截至目前,9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已覆盖374种药品,平均降价超50%;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截至2023年底,全国跨省联网定点医疗机构达19.8万家,定点零售药店达35.24万家。

  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十多年来,我国累计完成投资16.5万亿元,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6400多万套,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帮助约1.6亿群众实现安居。

  民生底线更加稳固。十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成,年均保障低保人员4000万人以上、特困人员近500万人、临时救助人员1000万人次左右、各类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230万人次以上。

  民生保障标准持续提升。2012年至2021年,全国城乡低保平均标准分别增长1.2倍和2.1倍,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已达到或超过当地低保标准的1.3倍。

  民生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被纳入国家保障范围,建立了针对农村留守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的关爱服务制度,确保更多群体得到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这背后,是国家真金白银的投入。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对社保、教育、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等重要民生领域的财政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基本民生保障水平稳步提高——

  中央财政持续补助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2023年,中央财政安排基本养老保险补助资金约1万亿元,重点向基金收支困难的中西部地区和老工业基地倾斜,养老保障更为坚实。

  2012年至2021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累计支出33.5万亿元,年均增长9.4%;学生资助资金累计超过2万亿元,年均增长8.24%。财政投入持续稳增,支撑起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国民教育体系和覆盖最广的学生资助体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2013年至2020年,中央财政安排的专项扶贫资金从379亿元增加到1461亿元,推动我国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两不愁三保障”。

  相关救助政策与受灾人员救助政策的衔接得到加强,确保符合条件的受灾困难群众能够及时被纳入救助范围。2023年,各地为受灾困难群众提供救助保障127万人次,将9万名受灾困难群众及时纳入低保和特困供养等保障范围,实施临时救助25万人次,共支出临时救助资金2.5亿元。

  投入力度,彰显民生温度。

  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坚持基本民生投入只增不减、惠民力度只强不弱。这份书写百姓福祉的民生答卷,在绵绵用力中向前铺展。

  关键改革,织密民生保障网

  今年20岁的福建南平松溪县低保户杨晓岚总是感叹,“幸好有医保,每年缴费参保后,就可以安心地治病”。

  2019年,杨晓岚还是一名在校学生,不幸患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在她和家人为治疗费用忧心忡忡时,当地政府对低保户参保进行资助,为她撑起健康保护伞。

  “依托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三重保障,我一共报销医疗费81.8万元,帮助很大。”杨晓岚感慨地说,“不仅如此,我在外省看病,医疗救助费用和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报销费用出院时可直接‘一站式’结算,不用先垫款再跑医疗救助的程序了,既方便又快捷。”

  十多年来,聚焦病有所医,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的改革举措逐步推进: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今年1月1日起实施,目录内药品总数增至3088种,包含74种肿瘤靶向药、80余种罕见病用药,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机制不断完善;长护险制度试点扩大至49个城市,切实为失能人员家庭减轻负担。

  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安危冷暖和柴米油盐,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最后一道防线。

  “我们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在黑龙江孙吴县奋斗乡奋斗村,村民李某与患有智力残疾的儿子多年来靠微薄的收入维持基本生活。2023年10月,乡政府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及时帮助他们申请低保边缘家庭,将李某儿子纳入低保。

  “您的孩子上几年级了?教育补贴落实了吗?生活上还有什么困难?”2023年8月,山东青岛市民政局社会救助处处长华玉芹深入困难群众家中,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向他们传递政府的关怀。

  十多年来,围绕难有所帮,各地加快健全社会救助制度体系。2023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等单位《关于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的意见》,明确了根据低收入人口的困难程度分层、困难类型分类,提供针对性的救助帮扶措施,扩大了救助范围,实现了专项社会救助的精准覆盖。民政部社会救助司有关负责人表示,这将充分发挥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专项救助的作用和潜力,为困难群众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托底保障,既要有细致的政策安排,也要有便捷的触达渠道;既要有物质帮助,也要有精神关怀。

  广西南宁宾阳县中华镇育才村的小霆,是一名留守儿童,因父母外出打工缺少关爱变得内向。村委副主任、“爱心妈妈”张清秀与他结成帮扶对子。在张妈妈的关爱下,小霆变得开朗起来,如今已是一名大二学生。

  走进江苏徐州市儿童福利指导中心,几名小朋友依次将手搭在前面人的肩膀上,排成“小火车”,“开”进教室里。他们的家长和老师紧随其后,一堂康复训练课即将开始。作为一家为孤儿和弃婴提供养育、治疗、康复、教育等服务的儿童福利机构,现有孤弃儿童260人。该指导中心还将专业技术服务资源向社会家庭延伸,形成“开门办院”的特色模式,帮助孤独症患儿更好地融入社会,为众多患儿家庭带来希望。

  十多年来,锚定弱有所扶,各地坚持儿童优先,积极维护儿童合法权益。持续提高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水平,截至今年一季度,集中养育孤儿平均保障标准达每人每月1928.3元,社会散居孤儿平均保障标准达每人每月1478.4元;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平均保障标准达每人每月1466.1元。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一系列保障政策不断完善,织就更密更牢的民生保障网,民生福祉温暖人心。

  持续推进,补齐民生短板

  “我买房时申请了青年购房消费券和房企配套消费券,再加上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一些优惠政策,共节省了约13万元。”拿到新居的钥匙,山东聊城的俞先生很开心,自己有了安稳的家。

  有针对性地解决青年人、新市民过渡住房、租房和购房不同阶段的困难,实现从“一张床”到“一间房”再到“一套房”的有序衔接……新一轮保障性住房建设在全国如火如荼展开。

  城市更新的步伐亦不停歇。老旧小区改造、电梯加装、无障碍环境建设、适老化改造,每一处细节的打磨,都回应着百姓最真切的生活需求。

  “今年将再改造5万个老旧小区,改造城市燃气、供水、污水、供热等老旧管网10万公里以上,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启动100个城市、1000个以上易涝积水点治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说。

  城市,更加宜居;乡村,更加宜人。

  在苏北地区,20万户农民搬进了新居。改造后的农房布局合理、功能齐全,与乡村风貌和谐相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升级,让农村面貌焕然一新,观光农业、休闲旅游蓬勃兴起,乡村焕发新活力。

  在甘肃张掖甘州区,农房抗震改造积极推进。政策扶持、资金整合、国企参与……多种建设方式并举,不仅提升了农房的抗震能力,更提升了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农民从被动到主动,从“要我拆”到“我要拆”,农房改造提升了生活质量,展现了现代化乡村风采。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垃圾分类、清洁取暖、厕所革命……一桩桩民生关键事,一次次成为改革发力点,一步步提升民生温度。

  “只要拨打养老服务热线,养老服务人员就会及时上门,还能送餐、送药,别提多省心了。”天津静海区的马淑芬老人说。近年来,静海区民政局探索智慧养老模式,让更多老年人舒心安心享受服务。

  十多年来,围绕老有所养,从中央到地方以改革破难题、解民忧,养老服务供给能力不断增强,养老服务质量持续提升,老年人幸福指数越来越高。《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家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发布;所有省份均出台实施方案或发布省级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养老服务向居家社区倾斜,服务精准性、便捷性、可及性得到有效提高。

  “我们将继续提供高质量、高效率、可持续的养老服务,让老年人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民政部养老服务司相关负责人说。

  创新机制,优化民生服务供给

  有效保障和改善民生,还需发挥市场优势,增加高质量民生服务供给。

  位于福建厦门的东荣社区,是一个以拆迁安置户和老港口建设者为主的社区,存在老旧小区多、老年人多、困难群体多等问题。

  为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东荣社区创新采用“EPC+O”模式,即项目改造的工程设计、采购、施工和运营全流程整体发包,为28个无物业管理小区引进了优质物业管理服务,不仅更新了老旧小区的基础设施,还完善了商业配套,美化了环境景观。

  同时,社区创新资金筹集渠道,引入社会资本,鼓励居民自筹资金,共撬动了1200余万元的社会资本。这一举措不仅增加了民生服务供给,还推动了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

  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既可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也可以释放需求潜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院长胡怡建说:“购买第三方服务、引入社会资本,有助于满足日益多层次、多元化的民生需求。”

  十多年来,各地聚焦群众关切、回应社会期盼,改革创新、做实做细社会事务领域各项工作,为民生服务增加温度。

  数据赋能和“跨省通办”政策为新人们带来便利。2023年6月1日起,内地居民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试点范围扩大到21个省份,覆盖全国78.5%的人口,方便了群众异地办理结婚登记。目前,全国已累计办理婚姻登记“跨省通办”344205对。同时,婚俗改革不断深化,民政部推动省、市、县级婚俗改革实验区建设,形成了四级同步抓试点的责任体系,全面推行婚姻家庭辅导服务,覆盖率接近90%。

  殡葬领域积极推进移风易俗,各地民政部门积极推行惠民殡葬政策,全国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出台了覆盖困难群众的惠民殡葬政策,还将惠民殡葬政策覆盖全体居民,积极倡导现代文明的殡葬方式,新型祭扫方式越来越受欢迎。

  流浪乞讨等临时遇困人员得到有效及时救助,民政部连续十二年部署开展“寒冬送温暖”“夏季送清凉”专项救助行动。通过科技赋能提升救助寻亲水平。近5年来,累计救助各类临时遇困人员435万人次,帮助7.3万名离家走失人员找到家人、回归家庭,为他们撑起安全伞,搭建避风港。

  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不断完善,截至今年5月底,共有2010.6万人领取了补贴,“跨省通办”累计申请2697例,“全程网办”累计申请54960例,发送主动服务信息204203条。

  民政部社会事务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我们还将聚焦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推动社会事务加快发展、加大供给,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一项项惠民措施,一件件民生实事,持续回应群众诉求,推动成果落实,为幸福提质,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温暖。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人民的急难愁盼,将不断凝聚起亿万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共同绘就人民美好生活新图景。

  (本报北京7月8日电 本报记者 邱 玥 任 欢)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