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5 14:54:11 来源: sp20241115
航天系统对精度要求极高,量块作为一种高精度量具,其误差大小,直接影响到航天科研任务成败。中国航天科工二院六九九厂的研磨师叶辉致力于做精度的牵引者,他用20年的苦练,研磨出了“航天精度”。在他的手里,研磨一块铸铁所能达到的精度,是一根头发丝的七百分之一。如今,叶辉已突破了一等量块精度,这一加工精度早已超出了国内机器的测量范围。
1997年,技校毕业后的叶辉被分配到了六九九厂研磨组。见到师傅李玉的第一天,几位师兄弟在被看过手掌后就被劝退,从那时起,叶辉便知道研磨这个活儿跟别的不一样。
在没有出徒前,研磨师都不能接触零件生产。他每天就是坐在工作间里,面对着墙壁,转动两块铸铁平台,培养自己对精度的感觉。日复一日,一开始的好奇心很快被这种单调的重复动作磨尽,叶辉开始心浮气躁。原本平整的铸铁平面被他磨得凹凸不平,研磨的量块也“惨不忍睹”。与此同时,和他一起学习研磨的人一一离去,最后只剩下他一个。“要不你就放弃吧。”看出叶辉有些倦怠,师傅李玉对他说。
这句话让心高气傲的叶辉打起了精神,而在了解师傅的经历之后,他更加坚定了学习研磨的决心。二院的研磨师一直稀缺,作为第一代研磨师,师傅李玉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传人,60多岁还被返聘继续工作。
收拾心情后,叶辉重新拿起了重几十斤的研磨平台。无数遍练习,无数次摩擦,叶辉逐步找到了感觉。一天,叶辉像往常一样来到工作室,准备磨报废的零件。“你可以修理这批0.5微米的量块任务了。”师傅拿给了他一套需要研磨的零件。五年,叶辉终于出徒了,他已达到了五等量块研磨精度。
就在叶辉梦想着终于可以在研磨行业大干一场时,意外发生了。“右手手掌贯穿,三根手指筋断,仅剩拇指和食指可以活动,可以开残疾证。”医生的话让叶辉感到绝望。好不容易熬过学徒期,这个伤摧毁了之前的一切努力。叶辉陷入了从未有过的低迷和自我怀疑。师傅李玉赶到医院望着自己的徒弟对他说:“你要是放弃了,二院这一脉就彻底断了!”等了40年,才培养出了一个传人,早已退休的师傅如何再培养新的弟子?痛定思痛,出院后的叶辉举着已经被判定残废的手,开始了新的研磨历程。相伴了五年的平台成了叶辉最好的理疗机,他开始强制自己右手全开,按压平台,重复那套熟悉了五年的动作。“疼啊,抽筋一般地疼。磨几分钟,就一身汗。”叶辉回忆道。
3个月里,每天叶辉都准时来到工作台前进行康复训练。手掌从只能勉强半开到能够全开,再到右手恢复正常伸展,医生都说这是个奇迹。康复后,叶辉对研磨有了更深的羁绊。像开窍了一样,很快,他相继达到了四等和三等量块的研磨精度。经过20年的磨砺,现在的叶辉已经突破最高档的一等量块精度,加工精度早已超出了国内机器的测量范围。目前,全国能够达到这样精度水平的研磨师,总数不超过10个。
对于技能人员来说,研磨师一直是个神秘的工种。在技校的教材上,对研磨的介绍也只有简单几页纸。同时,因为小众,研磨师没有专门的职称评定制度。叶辉的所有职称评定考试都是考别的门类。也正因为如此,虽然技术高超,但他评职称却总是比别人晚几年。
叶辉说,这是他自己的选择,“不后悔”。在叶辉看来,默默无闻对研磨师来说大概是最好的工作状态。“从事几十纳米精度的研磨,心态变化会对研磨师产生很大影响。太在乎各种荣誉,心就无法平静,也无法达到研磨的最高境界。”
文/本报记者 王薇(来源:北京青年报) 【编辑:叶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