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禁渔看长江|禁渔管理区域近乎“半个上海”,怎么管?

发布时间:2024-11-05 16:23:37 来源: sp20241105

  长江禁渔看长江口,长江口禁渔看上海。长江口禁渔,是长江十年禁渔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

  12月21日,“绿水青山踏歌行——十年禁渔看长江”网上主题宣传上海站活动启动。记者跟随采访团来到位于崇明的长兴岛公务基地码头,实地了解 “十年禁渔”有关工作成效。

图说:渔政执法船停靠长兴岛公务基地码头 杨洁/摄

  禁渔管理区域近乎“半个上海”

  寒潮下的长江口,气温比市区更低上几分。这片江海交汇、形似喇叭的区域,就是长江十年禁渔的重点。

  2021年国家全面启动长江十年禁渔以后,上海长江禁渔管理区域从原有的1100平方公里,扩展到3200平方公里。“这差不多是上海陆域面积的一半了。”上海市农业农村委执法总队夏龙平总队长坦言,不仅范围大,长江口非法捕捞还多以大马力快艇和低、慢、小船筏在夜间活动为主,原有的执法装备和技术能力不能适应现实要求。因此,怎样做好监管,成为摆在有关部门眼前的一道难题。

  长江十年禁渔,是“为全局计、为子孙谋”的重要决策。十年禁渔实施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退捕渔民安置保障稳步有序,长江上海段禁渔执法监管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夏龙平介绍,今年已经组织开展了6次“使命2023”联合执法行动和1次长三角长江禁渔联合执法行动。

  “几年来,我们加强省级协作,长效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夏龙平介绍,《长三角地区联合做好长江“十年禁渔”合作备忘录》签订,形成长三角地区长江禁渔水上联合执法长效机制。宝山太仓、崇明启东、浦东嵊泗等省际交界水域联动协作也不断加强。

图说:长兴岛公务基地码头,由一座固定码头,三座浮码头组成 受访者供图(下同)

  渔政执法船有了“自己的家”

  站在崇明区长兴岛公务基地码头,就可眺望到无垠的入海口。几艘渔政执法船停靠在驳岸,工作人员正忙着做准备工作。

  长兴岛公务码头项目,由一座固定码头,三座浮码头组成,占用岸线长度200米。2021年3月启用研究,项目实现了当年谋划、当年启动、当年完工。

  “长兴岛公务码头项目解决了上海渔政执法船没有码头的窘境。”夏龙平坦言,以前渔政执法船大多需要“寄人篱下”,借用造船厂的码头停靠,如今,渔政执法船都有了自己的家。“长兴岛岸线是非常稀有的资源,专门用来建设渔政码头,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也可见上海对十年禁渔工作的重视与决心。”

  据悉,目前上海渔政执法船有28艘,除了执法总队的船只外,浦东、崇明、宝山等区也有执法船,在各自责任区巡航执法。新建2艘高速执法快艇已入列,浦东新区500吨级执法船已完成更新并交付使用,崇明区90吨级执法船正在加紧建造。

  夏龙平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提升装备、完善梯队,更好适应长江十年禁渔的需要。

图说:上海市长江禁捕智能管控系统

  智能化管控贡献“上海方案”

  偌大的长江口,仅靠“人防”,显然远远不够。

  今年,由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牵头,上海对标“最高标准、最高水平”,在全国率先建成长江禁捕智能管控系统,同时制定出台配套长江禁捕执法机制。上海长江口3200平方公里水域实现了智能发现、智能告警、综合研判、指挥调度、属地监管、及时查处和信息共享的智能闭环。今年5月,这一系统通过专项验收,并接入了上海市城运中心监管平台。

  “这是崇启大桥上的点位,我们可以看到实时画面,江面没有渔船、渔网,岸边无人垂钓。我们再看看杭州湾区域……”在集中采访时,市农业农村委执法总队副总队长刘健为记者们演示了系统的“作战能力”。

图说:上海市长江禁捕智能管控系统

  刘健介绍,这一系统整合集成了公安、海事等部门和沿江各区的存量信息资源,新建116个感知点位,实现对上海长江禁渔管理区域3200平方公里、450公里沿江岸线实现“水、陆、空、天”一体化管控。系统综合运用雷达、光电、船载、无人机等多元感知设备,弥补了传统可见光监控存在的功能单一、距离范围小、夜间效果差等缺陷,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大数据分析,对涉嫌非法捕捞行为进行实时智能发现、智能告警,形成执法智能闭环。

  “今年以来,长江非法捕捞发案数直线下降,且基本是零星偶发案件,大多是在岸边违规垂钓、张网捕捞等。”夏龙平说,将坚持思想不放松、标准不降低、干劲不减弱,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加强资源养护,促进水生生物多样性。

  新民晚报记者 杨洁

【编辑:李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