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5 14:42:23 来源: sp20241105
新疆军区某团军士教练员(左四)为战友讲解装甲装备操作要领。刘卓 摄
夏日,喀喇昆仑。新疆军区某合成团野外训练场,当完成训练任务的官兵陆续列队返回营区时,卫星通信技师、一级军士长张辉仍在结合当天的训练,全神贯注地琢磨着刚列装的某型卫星通信设备。
与此刻的专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此前张辉正因自己的发展前景而忧心忡忡。当时,张辉即将达到二级军士长服役年限,而所在单位一级军士长岗位已满编。为此,有着留队愿望的他一时感到前途迷茫。
当时,新疆军区机关正总结前期经验,围绕新型军士人才的保留与使用进行新的实践尝试。了解到张辉的情况后,他们按照相关程序将其跨单位调配到该合成团。后来,素质过硬的张辉顺利通过选拔考核,晋升为一级军士长。
“新型军士人才是强军兴军的基层骨干力量。只有结合实际用好相关政策规定,想方设法为他们的成长拓宽舞台,帮助其在部队大熔炉百炼成钢,才能不断为战斗力建设注入新动能。”该军区机关部门一名领导介绍,他们认真学习中央军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严格按照《军士职业发展管理暂行规定》等法规要求,紧盯部队备战打仗和转型发展急需急用急缺岗位,着眼训、用、管、留等环节完善工作机制,统筹规划设计、精准施策培养、适岗调配使用,想方设法为军士成长创造更大空间,进一步激发人才队伍建设活力。
实践中,该军区从部队新域新质岗位遴选专业骨干开展“精准孵化”,先后围绕陆航、电子对抗等作战力量建起多个人才孵化中心,区分指挥、操作、运维等细化设置数十个实践带教岗位,为人才针对性补短板、强弱项。在此基础上,他们按照逐人选定专业方向、设计培养方案、供给专门资源的方法,每年遴选一批经验丰富、技能过硬、具有发展潜力的军士人才“回炉淬火”,并将考核认定合格的同志纳入军区“关键岗位人才数据库”,同时与装备厂家签订人才培养协议,通过联合育人补齐能力短板。
某炮兵旅三级军士长李少伟,原本担任某型榴弹炮炮长,是所在单位公认的技术能手。后来,因为新装备列装,他转岗到光电技师岗位。面对陌生的专业领域,李少伟感到强烈的本领恐慌。恰在此时,他收到了军区机关专门制订的个性化“成长规划图”。按照这一规划,他连续两年参加上级组织的孵化培训,并到装备厂家接受技术人员“一对一”指导,如今再次成长为专业尖子。
经过一段时间实践探索后,该军区在深入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结合部队建设实际制订出台《新域新质力量人才队伍建设措施》。其中明确,新域新质岗位上的优秀士兵,符合提前选晋条件的单列计划指标,具备延期服役条件的优先保留,本单位无法保留的可跨单位晋升保留。跟张辉一样,通信维修技师李冯立、“铁甲保障尖兵”汪让等一批优秀新型军士人才,被跨单位调整到相应岗位,经过综合考评顺利晋升。
“把人才选出来、保留住只是第一步,关键还要采取务实举措帮助他们胜任新岗位,在更大舞台发挥更大作用。”某团干部史宏涛说。据介绍,该军区聚焦新型军士人才培养与使用完善制度机制,区分学历层次、技能基础、专业特长等建立人才储备库,围绕能力提升制订针对性培养方案,通过送学培训、换岗锻炼等历练人才;拨出专项资金,在基层部队建立多个以拔尖专业技术军士名字命名的工作室,在技术密集型单位设立以高级军士名字命名的工作室,引导他们聚焦练兵备战疑难问题开展专攻精研。
在该军区部队采访时提及“刘加平工作室”,很多基层官兵都竖起大拇指。全军爱军精武标兵、陆军首届“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标兵刘加平,入伍20多年来铆定岗位攻克装备保障技术难题,是军区部队有名的“装备神医”,多次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工作室成立后,他带领战友聚焦新装备保障难题集智攻关,不仅助力新装备形成战斗力,还帮带培养了一批人才“苗子”。
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该军区还着眼军地关联性强、耦合度高的专业领域,在部队抽组设立“科技示范班”,探索高学历士兵培养新路径。某支援保障团抽组设立“科技示范班”时,任命有较高科技素养的一级上士陈怡龙为班长,遴选在大专院校学习过相应专业的士兵加入进来。同时,机关部门还协调专家定期开展专业指导,不断促进能力升级,有效缩短人才成长周期。近日,在上级组织的考核中,这个示范班初露锋芒,获得考评组肯定。(邓炜健 蒋冬松 赵治国)
(责编:陈羽、王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