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6 20:50:43 来源: sp20241116
“上班和上学之间,你会选择哪个?”“我选择上香。”看到这样的对话,你会怎么想?
“XX躺”“XX瘫”等表情包,在青年人的社交软件中高频使用。难道当代的青年人真“佛”了吗?
如果,仅从网络上的种种表达和互动的表象来看,当代青年人似乎正变得“懒惰”、不奋斗、无欲无求了。不论消费、工作,还是生活,“冷气”有余,“热气”不足,似乎是当代青年人的真实写照。也因此,青年人的“佛系”一度成为舆论探讨的公共话题,其中不乏一些悲观的“唱衰”之音。
事实上,如此“画像”是脸谱化、标签化的,也是有失偏颇的。伴随互联网长大的“Z世代”,天然就拥有对网络新词汇、新事物,更敏锐的嗅觉,以及在网络“零距离”环境中更旺盛的表达欲。“佛系”也好,“躺平”或者“丧”也罢,开发和传播它们的主体恰恰是青年人。这里有调侃、自嘲甚至跟风,但深层次里,是年轻一代基于自己心理情绪和周遭生活体验的自我表达,也是对自身状态和心理的纾解。
大多数自认“佛系”的青年人,本质是自我觉醒,自我选择和尊重多元价值更清晰的一群人。改变不了“朝九晚五”,那就“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逃脱不掉无效“加班”,那就开发解压的“摸鱼大法”;讨厌假日出门人挤人,索性“躺平”在朋友圈里“云旅游”;面对上学和上班的选择题抛出“上香”这一另类概念……看似“佛”,看似“解构自我”甚至有点“破罐子破摔”,背后却有着对自己内心和生活清晰坚定的答案。“佛系”青年人的选择和答案,是自己的信条——不拖泥带水、不模棱两可。调侃自己、拒绝粉饰现状的背后也透露出,自己“佛”也接纳和尊重别人“不佛”的“共情”相处模式,这正是“务实”理念逐渐年轻化的体现,折射出年轻一代独特的处事哲学。
毫无疑问,“佛系”,不能和“懒”、不努力画等号。生活中,即使是“佛系”青年,也大多在自己的信条里冒着“热气”。社交媒体上,喊着“佛系”的青年人,不少都在努力的工作、生活、学习;多个软件上,“佛系”青年也发帖寻觅着创业或考研考公的“搭子”。这不正是青年热爱滚烫生活、不断向上、寻求改变的例证吗?而在遭遇困苦挫折时,“佛系”青年往往有一股韧劲和快速调整的能力,这得益于他们对生活、对工作、对自己种种吐槽带来的情绪价值的加持。这份宣泄需要被倾听和正视,不能只在青年身后追着喊“你要有热气”,关键还要从社会政策、环境、劳动机制等保障上,给他们输送更多“热气”,伴随年轻人成长。比如,充分倾听和理解青年人的烦恼与不快,优化青年人的生活成本、职场环境、个人成长、价值获得感等等。
青年是社会的脊梁,社会是青年的“靠山”。无欲无求和“懒惰”,不是当代青年的代名词。“佛系”的年轻人只是更清楚内心的想要与不想要,在自己的信条和能力范围里努力耕耘、发挥最大的能量。马上又到青年节,让我们祝愿每一个青年,节日快乐,活出真我。
(责编:徐玉涵、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