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6 20:48:03 来源: sp20241116
中秋国庆长假刚过,千年瓷都景德镇迎来了一位特殊客人。
10月11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景德镇中心地带的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他此行主要目的是了解陶瓷文化保护传承情况。央视记者的镜头记录下这样几个瞬间——
在景德镇御窑博物馆参观展览时,总书记在一件精美的瓷器展品前停下脚步,驻足观赏,还和身旁的景德镇御窑博物院院长翁彦俊交流起来。他们身后不远处,一块写有“瓷都千年”的红色展板醒目矗立。
2023年10月11日,习近平在江西景德镇考察。(视频截图)
在景德镇明清窑作营造技艺长廊,总书记看到了瓷上作画等手工制瓷技艺的“活态”传承。56岁的非遗传承人孙立新向总书记展示一个绘有精致图案的瓷碗,总书记再次驻足。
2023年10月11日,习近平在江西景德镇考察。(视频截图)
一座景德镇,半部陶瓷史。
陶瓷,是陶器与瓷器的统称。在林林总总的文化遗产中,陶瓷作为中国古代的重要发明,是中华文明最具代表性的器物符号之一。
“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些宝贵财富,是我们的共同责任,是人类文明赓续和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坚定的文化自觉与自信,引领中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利用。
此次江西之行,是习近平文化思想正式提出后,总书记首次国内考察。此时再看文化保护传承,意味深长,信号鲜明。
2023年10月11日,习近平在江西景德镇考察。
2023年6月2日,在我国第一家以考古命名的国家级专业博物馆——中国考古博物馆,总书记在一件陶器展品前的驻足发问让人印象深刻。
“这是一件出土于安徽蒙城新石器时代尉迟寺遗址的大口陶尊,距今大约4800年。”讲解员向总书记详细介绍,“它的特别之处是器物上有着刻画符号,分别是‘日’‘月’‘山’形。抽象的表达和组合,已经超越了简单的图画,使我们看到了汉字的雏形。而我国最早的陶器,早在16000多年前就已经出现了。”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来到中国历史研究院内的中国考古博物馆调研。
“中国是世界上陶器起源最早的国家吗?”总书记询问道。
“是的。”
“不是‘最早的之一’,就是‘最早的’?”总书记又问。
“是的,世界上其他地方发现的早期陶器,基本都是从中国起源之后传播过去的。”
字字句句,映射的是“让人们通过文物承载的历史信息,记得起历史沧桑,看得见岁月留痕,留得住文化根脉”的深邃思考。当天,总书记边走边看,由衷赞叹中国古人的聪明才智、中国古代的灿烂文明。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陶瓷文化,薪火相传。
2017年4月19日,在广西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里,一尊身着青绿盛装的陶壶在聚光灯下耀眼夺目,吸引了习近平总书记的目光。
壶黄白色陶胎,釉呈青绿色,圆唇细颈,姿态清雅……作为迄今为止我国出土年代最早的波斯陶壶,这件陶器还是印证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物证之一。
“当我讲解完波斯陶壶的历史,准备引导总书记看下一个文物时,发现他还在仔细观看。”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馆长廉世明回忆道。
2017年4月19日,习近平在广西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考察。
“向海之路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途径,这里围绕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陈列的文物都是历史、是文化。”
“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
“要加强文物保护和利用,加强历史研究和传承,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
珍贵陶器见证,思想高屋建瓴,情怀深厚绵长。
“自己的宝贝还得自己识宝,自己不要轻慢了。”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
2019年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拉开帷幕。大会开幕式前,习近平主席同出席开幕式的外方领导人一道步入展厅,共同参观文物展。一个清新淡雅的花瓶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大家都停下了脚步,凝神观看。
2019年5月15日,中外领导人共同参观文物展。(视频截图)
这是一个距今700多年的元青花花瓶,图饰表现的是中国古代四位才子王羲之、周敦颐、林和靖与陶渊明爱花的故事,故得名青花四爱图梅瓶。
习近平主席向周围的外方领导人介绍说:“元代的青花瓶保存下来非常少,这件藏品可以说是陶瓷中的熊猫。”信手拈来的生动推介,给远道而来的外宾留下深刻印象。
心系陶瓷文化保护传承,总书记几次驻足皆令人难忘。
从珍视一件件陶瓷珍品,到近距离了解手工制瓷技艺;从由衷赞叹中国古人的聪明才智,到自信展示中国古代的灿烂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对历史文脉的守护初心不渝,对文化瑰宝的重视一如既往。
总监制丨骆红秉 魏驱虎
监 制丨王敬东
主 编丨李璇
策 划丨蔡纯琳
编 辑丨蔡纯琳
校 对丨刘禛 鲁杨 宋春燕 李英卓 闫田田
出 品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责编:杨雪楠、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