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7 04:30:13 来源: sp20241117
【资政场】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全国“枫桥式工作法”入选单位代表时勉励他们再接再厉,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为特征的“枫桥经验”,经历了60年的实践发展,内涵更为丰富。基于对“枫桥精神”发源地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以及周边乡镇的实地调研,笔者认为,当地实践拓展了“枫桥经验”的深度和广度,展现了共治攒合力、共建汇动力的新风貌。
“枫桥经验”的基底在顺遂民声民情民意的治理,“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是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解决矛盾纠纷。把解决矛盾与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结合起来,让人民群众在有安全感的基础上更有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动“枫桥经验”在新时代展现出历久弥新的魅力。
共治攒合力:“枫桥经验”的新深度
化解基层社会矛盾是“枫桥经验”的基底。诸暨的基层治理实践,通过将事后反应式的治理转变为事前预判、预防式的治理,拓展了“枫桥经验”的深度。这种治理方式不仅继承了“枫桥经验”的传统,即依靠人民群众、集合基层力量实现有效治理,还形成了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调动多方力量参与的“共治”格局。
对新生矛盾快速反应,将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实现矛盾调处高效性。枫桥镇探索实施矛盾纠纷一站式解决方案,多措并举提升纠纷调处效率。一是力量集中,通过建设镇级社会治理中心,让涉及矛盾纠纷调处的相关单位形成协同优势。二是功能集成,整合风险研判、应急管理、监管执法、村级治理指导等功能,形成一站式高效工作架构。三是数据集中,通过开发与应用“浙里兴村治社”数字平台,汇集关联数据和社会治理信息,实现纠纷信息全量归总和一网通办。四是对症下药,对日常事件、应急事件、重要事件以及疑难事件“四事分治”,实时流转至对应部门,多管齐下将矛盾化解于萌芽状态。
对潜在矛盾提前布防,将矛盾消弭于未然,实现治理前瞻性。枫桥镇通过规范治理机制和动员治理力量,实施精细化管理,将处置预案提前部署在矛盾发生前。在规范治理机制上,借助数字化手段,保障事件处置规范及协同分工有效。利用“浙里兴村治社”数字平台,提前做好镇村两级规划部署、任务分发、流程管理和应急预案,实现“任务一键下达、事项一屏掌控”。在动员治理力量上,构建“村(社区)-网格-微网格”三级管理架构,纳入社会组织和村民等主体,形成多元主体参与的基层治理新局面,将矛盾遏制于未发。
对矛盾诱因主动研判,掌控矛盾酝酿的场景和因素,实现治理深入性。枫桥镇把社会经济发展中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作为抓手,消除其中可能诱致矛盾发生的关联因素。一是通过基层法治教育,规范社区日常活动。通过“1963法润”直播、枫桥式共享法庭、枫桥法治讲堂等活动大力开展基层普法宣传,形成依法办事的良好风气。二是对矛盾诱因提前研判,“一事一议”进行化解。如当下自建房屋影响他户采光是基层产生矛盾纠纷的诱因之一。枫桥镇杜黄新村组织基层调研,对宅基地进行划片规划,公示说明特定区域的楼高限制,从源头化解可能产生矛盾的因素。同时,结合专家论证、公众参与、第三方评估等方式,将矛盾产生的风险控制到最低。
共建汇动力:“枫桥经验”的新广度
化解基层社会矛盾是为了保障人民群众在实现发展、追求美好生活过程中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枫桥镇引入多元社会主体参与共建,持续汇聚多类型资源,为基层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做好民生服务,满足群众日常需求,凝聚发展共建的向心力。如枫桥镇枫源村联动金融、工商、交管、医疗等部门,为村民提供便捷服务通道。在村党群服务中心,村民可申请金融贷款、咨询法律事务,一些常见疾病的问诊和开药也可在此通过数字终端远程实现。村民在村服务中心能办理的大小事务达280余项,比5年前增加100多项。村民完全可以“办事不出村”、“小病村中看”。杜黄新村设置党员服务岗、综合业务窗口等便民服务通道,专门解决村民的日常需求,实现“只进一扇门,只找一个人,办成一件事”。
育好先进文化,转变基层观念行动,培育发展共建的原动力。枫桥镇让“枫桥精神”进生产、入生活,营造良好发展氛围,巩固发展成果。在产业经营方面,杜黄新村通过宣介土地流转的益处,改变了村民分散作业的传统经营理念,建立起了集中资源、明确分工的经营文化。在基层事务参与方面,枫桥镇推广“问议办评”方法,村每月12日与群众沟通座谈、答疑解虑,改变“各扫门前雪”的风气,调动群众参与基层发展和治理的积极性。在法律法规乡规民约方面,枫桥镇通过法治宣传教育、提供法律服务,引导日常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依法依规进行,营造崇实尚德和尊法守法的社会氛围,凝聚多元共建主体的共识,实现基层社会的自我治理、自主发展。
(作者:邱泽奇、乔天宇,分别系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数字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编:马昌、李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