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5 20:37:12 来源: sp20241105
要说过去一年强势崛起的风潮,“新中式”必须拥有姓名。2023年社交平台“新中式”声量增长近4倍,热度高涨。
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融合,《2023“新中式”潮流生活数据报告》显示,过去一年,美妆、穿搭、食养和家居领域与“新中式”的结合,成为国人热衷的生活方式。
放大“单眼皮”优势 新中式妆容进入主流
细长眉、眼下彩、点珠唇……新中式妆容近两年开始进入主流视野,女明星中式妆容被盛赞,美妆博主po出的国风视频也广受好评。新中式美妆既传承千年以来的妆造样式和文化,又注入了新的时代活力,满足现代人的个性需求。
新中式妆容的兴起代表着国人审美的回归与演变。美妆爱好者不再一味追逐女团妆、网红妆,除了皮相美,开始关注骨相。同时,新中式妆容讲究“人妆合一”,一切由自身面部特征出发,不盲目追求瓜子脸、大眼睛的妆效,反而放大了方圆脸、单眼皮等非主流审美的优势,“无眼影骨相妆、单眼皮+弯月眉、方圆脸+浓颜妆、扁平脸+骨相妆”等化妆公式备受推崇。
新中式妆容还主打“感觉至上”。关键词“清冷感”“英气感”“贵气感”“玉碎感”……展示着不同的新中式风韵。其中,清冷感占据C位——自古以来“清冷”就是东方意境的独特审美之一,与中国艺术文化密不可分。并且,清冷感妆容从中国传统文化出发,博采众长,又创造出更多元的妆容风格,具备强包容性。
传统服饰改良为“新中式” 国际时尚有了“东方诠释”
回顾2023年,新中式穿搭的出镜率可谓格外高,“空山新竹风”“摩登新中式”搭配相继走红,“新中式老钱风”服装成为电商平台热搜词……新中式服饰逐渐由小众爱好成长为新兴品类。
新中式穿搭除了汉服和旗袍,还包括村衫、配饰、鞋子等多个品类。人们关注的焦点集中在元素、面料和工艺等多个维度上,对服饰的品质和表达有更高的要求和期待。其中,珍珠、刺绣、盘扣、水墨是热门的新中式元素,丝绸、纱线、丝绵、棉花面料更受推崇,提花、扎染、立体剪裁、描金、古法花丝等工艺受到关注。
新中式穿搭风潮带动着相关服饰品类的新生。旗袍、汉服等传统服饰,经过改良,重新走入大众生活,得以传承并有了新的面貌;衬衫、西装等国外传入的服饰,演变出新中式JK、新中式西装等分支,国际时尚亦有了“东方诠释”。
此外,新中式穿搭也不再局限于特殊场合,通勤和约会等日常场景的穿戴度也显著提升。数据显示,拍照、旅游、通勤是TOP3的穿搭场景。新中式开辟了一条实用度更高、更具日常化的中式穿衣思路。不止于文旅场景,“新中式”在生活中的穿戴率越来越高。
酸梅汤要喝中药房配的 “脆皮年轻人”迷上新中式养生
新中式的风,还吹到了美食和养生圈。背靠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衔接时代前沿个性偏好的“新中式食养”,对年轻人来说,熟悉又新奇。
其中,新中式饮品仍然是市场的风头,品牌不仅传承了传统,还开始进行口感的创新。从口碑销量爆棚的轻乳茶,到豆腐奶茶、碧螺知春拿铁,以及创新的酒咖、米咖……今年各大奶茶店、咖啡店,争相上架“新中式饮品”。
新中式赛道活跃着大批养生大军。黑芝麻、红枣、花胶、雪梨、百合、蔓越莓、山药成为热门成分。当代“脆皮年轻人”,开始关注和创造“新中式养生”这一新的生活方式:“吃”要争相打卡中药房酸梅汤,随身必揣养生小零食;“玩”要去没有天花板的地方抱树,练八段锦强健肢体,用东方音乐调节情志。
与此同时,与新中式养生相关的探店、围炉和送礼等场景热度较高,线下打卡活动非常活跃。围炉场景已分化出煮茶、煮酒、煮咖、烤奶等丰富体验,让朋友聚会变成“养生局”。
打造意境空间 “新中式”占据家居审美高地
在近年的家居家装趋势中,“新中式”强势进入主流,2023年流量持续增长。新中式混搭风格,如现代风、极简风和奶油风等多元风格涌现,让人们有更多的选择和想象空间。
以“新中式”为主的家居家装风格,具备东方韵味,又有新潮风范,收获了从70后到00后的全年龄段“粉丝”,牢牢占据家居家装行业的审美高地。尤其是当代年轻人,重新审视且懂得欣赏中式美,并且热衷于将其运用到自己的私人空间。源于传统的新中式,自带设计语言,根植于 DNA的东西一触即发,能够轻松脱颖而出。
家不只是休憩地,更是能量场。比起欧式、日式,一个“新中式”的家,自骨子里就有着特殊的情结,更容易触碰情绪。而比起传统中式,“新中式”跳脱沉闷,多了明亮的色系选择,其配色由静态向动态流动,不仅高雅,还适应了不同性格人群的需求。从颜色热度来看,除了黑、白、灰,天青色、孔雀蓝、桃粉、灰紫、月光白等都拥有着较高人气。
绿植、器物和书画等成为新中式空间的氛围利器。“新中式”家居家装讲究意境空间的打造,而景观、器物、书画,素来在中式建筑和居所中占据重要位置。或是彰显文人风雅,或是借物喻志、以器抒情,或是带着“复得返自然”的生活憧憬……对现在年轻人来说,这些有格调、灵活度高,可随心随时添置摆放的物件,恰恰是提升“新中式”生活氛围感的关键。
文/本报记者 陈斯 【编辑:房家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