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保护,以活态激发活力

发布时间:2024-11-15 14:35:38 来源: sp20241115

  非遗保护,以活态激发活力(金台随笔)

  发掘非遗特色化、传统化、民间化、个性化的美学价值,唤醒非遗生动质朴、精工细作、顺天应时、承星履草的文化精神,汇千泉万瀑、生千变万化,让非遗绽放更加迷人的光彩

  生活中,处处可见非遗。或秦腔高亢,或南音悠扬,入夜时分,不同城市总有自己的声音密码;窗花对联压岁钱,粽子月饼和汤圆,逢年过节,这是大江南北统一的仪式感;而那些水墨、剪纸的动漫作品,那些襦裙、深衣的华服国风,更是受到年轻人青睐……传统与现代融合,文化与情感交织,非遗就这样在现代生活中焕发新的光彩。

  长于大地、顺于时令,源于劳作、寓于生活,人们的世代相传,形成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的属性,决定了非遗不能仅仅被宣之于展板、陈列于展架,而是更需要活态的保护、传承与发展。非遗的独特性在于,它是内嵌于社会语境和日用常行之中;而非遗最根本的价值,正在于深蕴其中的审美趣味、精神内涵和文化记忆。

  活态保护,一个重要的出发点,就是从非遗所处的社会文化系统出发,更好地涵养滋生其上、浸润其中的一方水土。比如,陕北秧歌,本就是高天之下厚土之上“茂腾腾”的抒情,是房前屋后茶余饭后“活生生”的日子。无论是美术、曲艺等艺术形式,玉雕、刺绣等精工绝艺,还是礼仪、节庆等民俗活动,作为一种文化表达,非遗保护的背后应该是文化生态的保护,如此才能让非遗在活的土壤中得以绵绵不绝、生生不息。

  让人欣慰的是,有着秧歌、腰鼓、石雕等非遗的陕西榆林,已经被确定为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区。截至2023年8月,这样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已经有16个。闽南文化、徽州文化、客家文化、铜鼓文化……这些文化生态保护区让非遗与街区、社区、村镇有机融合,让非遗与生产生活、自然环境、经济形态、人文精神共生共存,“见物见人见生活”。可以说,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正是做好非遗整体性、系统性保护的题中应有之义。

  当然,时代总在前进,变化必然发生。当高铁让千里咫尺,当网络让无远弗届,不少如活字印刷、珠算、川江号子这样的非遗项目,难免会渐渐远离日常生活的上下文。但换个角度看,无论是社会的流动、信息的流通还是技术的流变,都让非遗进入了一个更大的世界。唢呐不仅能吹出《百鸟朝凤》,同样可以吹出摇滚的曲调;剪纸不仅能剪出窗花,同样可以剪出时装的纹样;而视频平台上,非遗的展示更是推陈出新、蔚为大观。作为一种“文化遗产”,非遗可以也应该成为一种公共文化资源,在保持自身特点的同时,嵌入更为宏大的文化结构之中。

  所以,另一种活态保护,是通过传统与现代的链接,将非遗再次激活。无论是把非遗引入不同的艺术形式,还是将非遗打造成网红商品,或者是依托非遗策划旅游项目,非遗完全可以凭借独特的魅力打开新的空间,重新进入火热的生活场景。其中关键就在于,发掘非遗特色化、传统化、民间化、个性化的美学价值,唤醒非遗生动质朴、精工细作、顺天应时、承星履草的文化精神,汇千泉万瀑、生千变万化,让非遗绽放更加迷人的光彩。

  有学者说,中华文明离不开“三棵树”——桑树、茶树、漆树,正对应着传承千年的丝织技艺、茶文化和漆器漆艺这三大类非遗,注解着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当我们让闪耀于岁月深处的非遗成为现代生活的新滋养,一定能在对技艺之美、匠心之美、精神之美的重新发现中,涵养出更加深沉的文化自信。(人民日报 张铁) 【编辑:于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