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好陆海连接处的“国宝”

发布时间:2024-11-06 00:35:25 来源: sp20241106

  卢昌义在福建省厦门市下潭尾红树林公园调研。   本报记者 刘晓宇摄

  一大早,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教授卢昌义带领团队,前往福建省厦门市下潭尾红树林公园采样调研。

  一台由植保无人机改造而成的采样机腾空而起,盘旋在郁郁葱葱的红树林枝头,电锯运转,一些枝叶随之落入吊在底部的筐中。“采样顺利,可以返回!”手拿望远镜的卢昌义发出指令。经过一上午的忙碌,团队完成了8个红树林地块的采样工作。

  红树林能够净化海水、护岸减灾,是名副其实的“海洋卫士”,也被称为“鱼虾乐园”“鸟类天堂”,在维护近海生物多样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卢昌义从事红树林研究40余年,为守护好陆海连接处的“国宝”倾注了大量心血。

  1980年,卢昌义入厦门大学攻读研究生并担任助教,在导师的带领下进入红树林的研究领域。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卢昌义所在的科研组深入沿海省份红树林分布区调查,随后在福建、海南、广西3地各选择了1个有代表性的红树群落开展生态系统定位研究。

  “作为一株植物,养育下一代的方式居然和哺乳动物一样是‘胎生’,十分神奇。”从泥地里捡起一个刚刚掉落的绿色锥状物,卢昌义告诉记者,“这个就是红树林幼芽,叫胚轴,自然掉落后在泥地中发芽生长,最终长成大树。”

  2012年,在下潭尾红树林公园造林时,卢昌义团队发现,部分规划种植的区域,难以达到红树林胚轴存活需要的滩面高程。且这些地方水流急,冲击力大,会影响幼苗初期的发育。

  蹲在泥地里吃盒饭时,手中的竹筷给了卢昌义解决问题的灵感——把胚轴和竹筷绑定,自然落下后筷子先着地,抬高了胚轴高度,使其有更多机会露出水面进行光合作用,又能将胚轴牢牢固定在滩涂上,不会被海水冲走。

  持之以恒,不断创新,卢昌义带领团队攻破红树林人工培育的一道道难题。福建漳州龙海、厦门筼筜湖等地的红树林从“独木”到“成林”,离不开他们多年来的努力。

  从1987年起,卢昌义开始探索红树林北移引种的工作,率先提出将生理生化指标作为红树林北移和造林选滩的基本原则,成功将木榄、红海榄等4个红树品种从海南引种到纬度更高的福建九龙江口。同时,创造性地提出以拐点温度作为红树种类抗寒性的指标,对红树林北移造林选种和红树林生态恢复工程具有重要意义。

  虽已年近八旬,卢昌义依然健步如飞。“长期在一线‘摸爬滚打’,我身板结实得很!”卢昌义笑着说。然而脚上两道长长的伤疤,记录着他常年在野外工作的艰辛和不易。

  1983年,卢昌义在厦门海沧进行调研时,赤脚踩入滩涂,没成想泥地中藏着岩石,岩石上又吸附着海蛎,“锋利的海蛎壳把我的右脚割开一道伤口,腿往外一拔,又是一道伤口,加起来共缝了23针。”

  基于扎实的野外调查,卢昌义团队提出红树具有高生产力、高归还率、高分解率的“三高特性”,为红树林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退潮时分,下潭尾红树林公园的滩涂上,一组由红树林勾勒出的爱心和五星图案向海上延展开来,从空中俯瞰蔚为壮观,成为市民、游客的热门打卡点,彰显着红树林保护修复的成效,这一地标景观的设计者正是卢昌义。“这是我们把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的成功案例。”他自豪地说。

  如今,已经退休多年的卢昌义仍没有离开红树林研究工作的一线,人们经常在颠簸的小船上、泥泞的滩涂里看到他的身影。“守护好红树林这一‘国宝’,要始终保持严谨的态度,实事求是探寻生物成长的客观规律,同时还要有创新和奉献精神,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卢昌义说。

  《 人民日报 》( 2024年09月07日 07 版)

(责编:白宇、卫嘉)